膽囊大如龍眼!「F4」族群易膽結石
約40歲的王姓女子因工作造成三餐不固定,經常胃痛,但多自行購買成藥服用。某日早上起床,上腹疼痛難耐,就醫經超音波檢查,發現結石卡在膽囊出口,引發膽囊炎。經手術切除膽囊,取出一顆大如龍眼的結石。
女性、肥胖等「F4」特徵 最易發生膽結石
膽結石有可能小至細沙,也有可能大如葡萄。平時沉澱留滯於膽囊裡,少有不適感。但當結晶物卡在膽囊或膽管出口時,便會導致發炎、疼痛。膽結石若沒有症狀,定期追蹤即可。但若出現右上腹劇痛、疼痛衍伸至後背、右肩,發燒、噁心嘔吐等症狀時應趕緊就醫,切勿當胃痛自行服藥。活動假牙延誤治療可能併發急性膽管炎、膽石性胰臟炎、阻塞性黃疸,嚴重甚至引發敗血症。
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,有「F4」特徵的民眾,結石容易找上門:(1)Female:好發於女性、(2) Fat:肥胖、(3) Forty :40歲以上、(4) Fertile:生產多胎者,是膽結石的高危險群。
如果你是戴局部活動假牙的患者,每次進食後,就要刷假牙(用流水沖洗著假牙用軟毛牙刷刷洗),更重要的是要刷與活動假牙相接觸的患者自己口內剩下的真牙。戴全口假牙的患者,在每次進食後,漱口,刷洗假牙。在晚上睡覺前一定要將活動假牙取出,並且用牙刷將假牙刷洗乾淨再浸泡於冷水當中,睡覺時絕對不可以戴假牙,這是為了讓口腔組織得到休息,同時也是要避免假牙落入氣管和食道的危險。這時候可以使用專用的假牙清潔片定時對假牙進行清潔和浸泡,但要注意使用後應採用流水沖洗,去掉殘留液。(一週只需兩次用假牙清潔片浸泡假牙即可)浸泡假牙時盡量用能漫過假牙的最少量的水,這樣溶液濃度才是最高。要特別注意假牙千萬不要使用沸水燙洗,或者使用各種化學藥物浸泡,因為假牙多為塑膠材質,這樣會很容易變形,如果配戴過程有感覺到不適應的地方,千萬不要用自己動手修改,應該要即時醫院檢查或調整,如果真的不小心發生活動假牙損壞或折斷的話,要趕快回診處理,並同時將折斷的部分帶來給醫生唷!
少暴飲暴食、少吃高油脂高熱量食物 避免膽結石
近年來膽囊炎的好發平均年齡有下降的趨勢,可能和現代女性三餐不固定、經常吃外食或為了減肥長期節食等因素有關。注意飲食,忌吃富含脂肪或高膽固醇食物,尤其是油炸食物,減輕噁心、食慾不振情形。
膽囊切除後,人體便沒有暫時儲存膽汁的空間,影響對消化脂肪的能力。洪弘昌院長提醒,膽囊切除患者術後應清淡飲食,避免腹瀉、噁心。也呼籲平時應養成良好生活作息,進食定時定量,少暴飲暴食、少吃高油脂高熱量食物,預防膽結石產生。
避免染黃,少吃色素食物,牙齒本身的顏色應該是象牙色略帶點黃,而非純白。若習慣食用含高色素的食物,如咖哩、糖果、咖啡、茶、紅酒、可樂、抽菸、嚼檳榔等,都會讓色素滲入牙齒琺瑯質,長久累積下來,牙齒自然變黃。孩子熱愛的巧克力、女性習慣喝中藥補身,這些也是會讓牙齒染黃的元兇,要盡量避免。而長期刷牙不夠徹底,一旦齒垢長時間堆積,牙齒就會逐漸變黃;隨年齡增長,象牙質持續沉積,也會使牙齒顏色漸漸加深。活動假牙洗牙只有短暫潔白感,洗牙只是去除牙結石,無法達到美白效果。雖然洗牙時會除去平常未刷乾淨的齒垢、厚牙結石,產生短暫的潔白感,但很快就會消失。若要牙齒白皙,最根本做法還是注意口腔清潔、避免蛀牙,因為蛀牙更易染色。冷光美白最速效,美白牙齒方式多元,可尋求醫療診所美白療程,如噴砂美白、冷光美白、雷射美白、陶瓷貼片等,通常會視患者牙齒狀況,提供使用建議。蛀牙、牙周病不適合美白,基本上,只要是牙口健康、琺瑯質良好的成人均可進行牙齒美白,但孕婦、14歲以下孩童、哺乳者、嚴重顳顎關節障礙者、牙周病及蛀牙太深等並不適合,最好先由牙醫師檢查及評估後,再決定是否美白牙齒。